15万预备役随时开打,阿萨德堂哥突然出山?朱拉尼认怂撤回国防军
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,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,感谢您的支持!以下仅为个人观点,若有不同看法欢迎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!
苏韦达的夜空刚刚恢复寂静,临时政府的部队已经悄然撤离,德鲁兹武装却在欢呼。远在大马士革的马哈·马克卢夫召集亲信重回军事指挥位置,宣布30万大军整装待发。
就在这一南一北、两股力量酝酿翻盘之际,曾在叙内战中叱咤风云的朱拉尼却低调命令国防军撤出前线。一个隐秘的权力重构风暴,已悄然在2025年7月下旬的中东沙土中升腾。
这不是一场常规的停火,而是一场不对称博弈的拐点。以色列发动猛烈空袭后,美方迅速介入调停,7月18日促成叙以达成临时停火协议。看似和平协议,实则是一纸带着屈辱意味的“撤军命令”:叙利亚安全部队被允许在苏韦达地区驻扎不超过48小时,之后必须全部撤出,留给德鲁兹武装一个由以色列间接控制的“自治角落”。
这份协议之下隐藏的,是叙利亚新政府沙拉政权的战略性退让。过去数月,他们试图重建中央对南部的控制,尤其是对苏韦达这一德鲁兹人聚居区的直接军管。
但现实是残酷的,以色列不愿看到任何非德鲁兹、非亲以力量接近其边界,遂以空袭为回应,目标直指叙政府军车队与大马士革军事核心。在炮火与威胁之间,沙拉政权选择了“让步式停火”,结果却是失去了对南部的实控权。
这场“认怂式撤军”背后,不仅是沙拉政权的失势,更是朱拉尼的沉默。曾在内战后期整合多支反对派武装、组建“国防军”的朱拉尼,本应是叙南部的另一重量级玩家。
然而出人意料的是,在以色列打击与美方胁迫双重压力下,朱拉尼选择撤回部队,避免正面对抗。这既是现实考量,也是力量对比的真实写照。没有外援支撑的叙利亚地方武装,在面对以色列空军与国际调停机制时,几乎无力反击。
但就在叙南部陷入事实上的“分裂自治”时,叙西北方向却浮现出另一种力量的阴影——阿萨德堂兄马哈·马克卢夫的回归。曾长期担任叙利亚经济安全核心掌控者的他,在2025年4月高调宣布组建“精英部队”,声称拥有15万现役、15万预备役,共计30万军力,并宣称获得100万民众支持。
更令人警觉的是,老虎部队前指挥官哈桑将军也被传已重出江湖,协助其重整战力。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军力展示,而是一次对现政权合法性与实力的正面挑战。
从地缘上看,西北部阿拉维派地区的战事已经平息。但回顾2025年3月那场激烈内斗,叙新政府对阿拉维派的强硬清剿,已经种下了深刻裂痕。德鲁兹武装曾公开谴责沙拉政权在西北的“屠杀”行为,这也为后来的“苏韦达事件”埋下伏笔。
当南部的德鲁兹人获得以色列支持而成功抵抗时,北部的阿拉维派却孤立无援,成为内战新局里最易被牺牲的棋子。
而今,这支“被放弃的少数派”终于找到另一股力量——马克卢夫招牌下的亲阿萨德旧部。虽然外界普遍质疑“30万大军”的真实性,但其所释放的政治信号却不容忽视:阿萨德旧系卷土重来,挑战沙拉政权的合法性与国际认可。这股力量虽未必能对抗以色列,但足以在叙境内再掀一轮权力重组。
如果说德鲁兹人在以色列庇护下实现了某种“准独立”,那么亲阿萨德派的崛起,则可能引爆叙全国范围内的再分裂。叙新政府目前缺乏有效外援,既无俄罗斯的全面支持,也未获得伊朗的公开承诺,其政治根基比外界想象中更为脆弱。
而美国虽表面调停,但实质目标是维稳以色列边界,削弱一切可能威胁其盟友的力量。沙拉政权在“和平协议”中赢得的是时间,而非空间。
从更宏观的角度审视这场冲突,可以看到以色列的战略布局已经深入叙境内部。不仅通过军力威慑实现了对苏韦达的事实控制,还通过支持德鲁兹武装建立了一个与其直接沟通、配合的“安全缓冲区”。
而叙新政府的撤军行为则被解读为“失去国土完整控制权”的信号,这对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合法性构成进一步打击。
朱拉尼的低调撤军也透露出反对派内部的疲惫与裂化。曾经作为整合性力量的“国防军”,如今在外部压力面前选择回避冲突,其背后折射的是叙利亚反对派缺乏统一战略与长远联盟的困境。一旦叙境内再次陷入多派林立、各自为战的状态,战乱的阴影将再度笼罩整个国家。
马哈·马克卢夫的“30万大军”虽然尚未真正出击,但其“随时开打”的姿态已经让沙拉政权如履薄冰。在这个国土尚未重整、外部压力未消的时刻,一场新一轮的全面冲突是否会爆发,取决于三方:以色列的动向、美国的态度,以及沙拉政权自身的妥协与反应能力。
这场政治与军事的三角博弈背后,是叙利亚困境的典型缩影:内部派系林立、资源极度匮乏、外部势力深度介入。德鲁兹人的成功抗争之所以有效,并非靠自身力量,而是背后有以色列在撑腰;而朱拉尼与沙拉政权的退让,则揭示出在没有强大外援支持的前提下,任何中央集权都是纸上谈兵。
从战略格局角度看,叙利亚可能正进入一个“半封建化”的多中心治理状态。北有马克卢夫系,南有德鲁兹自治,东部部族武装未归顺,中央政府则在维稳中艰难求生。这种局面一旦固化,意味着叙利亚实质上进入“多政权并存”阶段,国家统一与重建将更加遥遥无期。
在这一过程中,中国、俄罗斯、伊朗等传统支持叙政府的国家态度极其关键。如果这些国家不能及时介入或提供实际支持,沙拉政权可能在未来数月内进一步边缘化。而美国和以色列的“安全带战术”将持续扩张,进一步压缩中央政府的活动空间。
一场停火协议,看似按下了暂停键,实则撕开了未来冲突的序幕。当阿萨德旧部高举复国大旗,德鲁兹人欢庆“自治胜利”,而叙中央政府却在国际调解中步步后退时,谁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掌权者,谁又能决定叙利亚的未来方向?
亲阿萨德派若真有“30万大军”,是否会成为改变现有格局的决定性力量?或者,这只是又一个政治秀场上的虚张声势?#热点观察家#
热点资讯
- 盛趣游戏《庆余年》手游获2019CGDA游戏制作团队大奖
- 爱情漩涡,如何挣脱“爱的黑洞”?
- 去成都发现,crocs洞洞鞋不兴了,满大街都是“芭蕾舞鞋”,
- 北京大兴北臧村镇举办诗歌朗诵接力大会,传承诗意文化
- 这5位女星本应活成“女神”,却为何在婚姻中低声下气?各有苦衷
- 15万预备役随时开打,阿萨德堂哥突然出山?朱拉尼认怂撤回国防
- 2025天梭瑞士手表推荐:十大性价比款式,品质更佳,值得入手
- 手游交易排行榜前十名:这些游戏真正能让玩家赚到钱
- 黑马神作《剑起长安》,脑洞大开的章节,口碑逆天!
- 盛趣游戏《龙之谷2》《庆余年》获2019CGDA三项大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