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新疆首府选乌鲁木齐,不选条件更优的库尔勒等地?
新疆地处中国的西北边陲,是中国面积最辽阔的行政区域,担当着沟通东西方的重要角色和路径,其地理位置对于国家具有特别的意义。
新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,选择哪个城市作为首府是历代统治者都思考过的事情,而历史最终确定的答案是乌鲁木齐。
漫长的历史
早在公元前60年,“西域”就归入了中国疆域,从前交通不便,中原的当权者对于这片辽阔广袤的土地很难建立起有效治理的信心,至少汉代的帝王就感到十分吃力。
中原地区许多汉族人认为新疆是个充满未知的地方,直到张骞奉命前往西域,相关情形才慢慢被载入典籍。
然而,封建时代对于后代确定都城仅具有借鉴意义,根本取决于当前的政治格局。
清朝期间,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统治者屡次派兵征讨新疆,1762年另设“总统伊犁等处将军”一职,伊犁地区一度成为新疆的行政核心,这个富庶的城镇管辖着辽阔的新疆疆域,其主导地位可追溯至唐代。
倘若情况正常发展,伊犁的地位会持续上升,最终牢固确立为新疆的行政中心。
清朝的衰败给了沙俄扩张的契机,从地理位置分析,天山与博罗科努山形成的狭窄通道,恰好成为沙俄侵入的通道,当清廷忙于应付西方列国时,沙俄便借此机会渗透进来。
《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》签署之后,中国西北地区有44万平方米的土地被沙俄吞并,导致新疆的经济重镇伊犁丧失了战略屏障,这座历经数百年繁荣的古城因此转变为中国西北的边疆城市,继续担任首府的职能已不再适宜。
阿古柏利用时机侵入了新疆地区,到了1870年已经攻占了乌鲁木齐,新疆在此期间受到了严重的打击,局势的动荡让英国和俄国有了争夺地盘的契机。
边疆出现紧急状况时,朝廷中的官员们意见纷纭,存在“侧重沿海防御”与“重视北方边防”两种主张,双方互不相让,幸而在此关键时刻,左宗棠这位重要人物登上了历史舞台。
左公极力反对他人意见,立刻表明:我们地方面积缩小,边疆防御将失去所有要地,守边士兵不能减少,军费开支依然如常。
动身之前,他更是抒发了无惧强权的情怀,意气风发,以“勇士高歌,不再把外出戍边当作辛苦,年纪虽长精神更佳”来抒发誓要夺回新疆的意志。
左宗棠率领湘军,耗费两年光阴,肃清了阿古柏的入侵阵营,阿古柏本人最终服毒身亡,为了这场战役,左宗棠也耗尽了毕生心力。
新疆的局势至今未能完全平息,俄国人在伊犁地区滞留不退,清廷派遣崇厚担任钦差大臣,前去商议伊犁回归事宜,然而崇厚在长时间的交涉后,竟在威逼利诱下同意了诸多不平等条款。
此举引致朝中众臣普遍抵制,朝廷方面否认该契约,另遣曾纪泽赴会商议,左宗棠已备妥兵戈,意图武力夺回伊犁。
最终,谈判促成了《伊犁条约》的出现,伊犁也终于回归。
可以说,是沙俄的侵犯导致伊犁失去了原有地位,历史使命因而交给了乌鲁木齐承担。
乌鲁木齐的方位条件十分优越,往南能够到达吐鲁番等区域;向北可以通向准噶尔蒙古;向西则能抵达伊犁一带。清廷充分认识到乌鲁木齐具备的这些显著长处,因而选定该地作为首府。
清朝光绪十年,新疆正式设立行省,当时乌鲁木齐的名称叫做迪化,并因此转变为新疆地区的行政核心。
清朝末年民国初期,迪化因为驻扎了清廷的边疆部队,安全形势得到改善,于是许多商人开始迁入,其中来自天津、北京、山西、河北、陕西、甘肃、湖南等地的商团也在此地集中。
光绪十二年,清政府再次准许俄国人于迪化南梁区域圈定商埠,该商埠事务悉由领事衙门掌管,实质上与租界别无二致,享有“进出口货物免征关税”的优待,此间商业兴旺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清朝灭亡之后,军阀混战成为民国时期的主要局面,新疆地处边远地区,其割据趋势更为明显,在经历了杨增新、金树仁的统治之后,新疆的权力最终被军阀盛世才所掌握。
盛世才企图获取更多财富,于是选择投靠苏联,结果是新疆的石油和矿产资源被对方掌控,当苏联对新疆的影响力持续扩大时,盛世才察觉到潜在风险,于是最终选择向国民政府靠拢。
观察俄国人在沙俄时期的情况,他们本不想让盛世才就此逃脱,不过那时他们正好忙于与德国交战,国民政府就趁这个时机完成了对新疆的控制。
长篇小说《红岩》的作者罗广斌,在重庆渣滓洞被关押多年后,于1949年4月成功出逃。
“迪化”这一名称仅限于清朝和民国时期应用,到了1954年,又变回了乌鲁木齐。
有观点称:迪化这一名称象征着新疆的近代历程,更名旨在与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卑微时期一刀两断。
过去,乌鲁木齐居民以汉族居多,回族次之,维吾尔族迁入则是在1950年以后,这得益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维护和发扬。
只能是乌鲁木齐
选定省会城市对一省而言至关重要,涉及众多考量要素。
伊犁失去首府身份,是清末俄国侵占所致,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后,湘军重要将领刘锦棠受命负责新疆建设,其办事机构便设在乌鲁木齐建立。
终究,倘若依旧将所有行政中枢设在伊犁,那些被沙俄占去的领土无法收复,此地便常有战事发生的可能。
新疆建省后,伊犁将军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小了。
伊犁河谷在历史上曾是新疆地区的核心地带,这得益于多数政权对其有效的治理,然而到了清朝末期,由于领土割让和赔款,以及国内国外接连不断的动荡,伊犁的中心地位最终完全丧失。
新疆地区,除了伊犁和乌鲁木齐两地之外,还拥有几处历史沉淀深厚的古城,诸如喀什希、吐鲁番以及库车。
从文化层面审视,喀什的历史文化积淀比乌鲁木齐更为深厚,然而,这座城市仍然不能作为新疆的省会。
这同样是因为历史原因所致。
19世纪中期新疆边疆遭遇多次紧急状况,同时沙俄持续侵占新疆领土,因此必须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来替代伊犁。
俄罗斯、英国等国都对新疆这片宝地觊觎已久,清廷内部也有明达之人,他们主张必须构建一个更为集中、更为严密的管控机制,方能防止帝国主义的诡计得手。
那么,建省之后必须选定一个地理位置特别优越的地点作首府,这时候考虑的并非历史文化积淀等要素,库尔勒和喀什都是因为这个缘故未能当选。
再说,喀什拥有悠久的过往,不过这个城市是绿洲性质,环境非常干燥,并且被沙漠所环绕,它的位置在边疆区域,同样不适宜从这里管理整个新疆。
依照那个时期的区域规划,“五路要冲”仅限于乌鲁木齐,这是由于乌鲁木齐地处新疆的地理中心位置,同时担当着控制天山南北和守护古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作用。
依旧是那个论断:倘若俄国人没有入侵,伊犁地区绝无可能受到威胁;既然历史进程已经展开,那么最终的落脚点必然是乌鲁木齐。
乌鲁木齐成为省会后,很多重要机构在此设立,比如邮政总局。
邮政总局创建于1909年,其下辖分局数量多达22个,随着邮政电信事业和交通运输的进步,新疆各地区的往来联系变得愈发频繁,乌鲁木齐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,稳固了自身的地位。
将伊犁与乌鲁木齐连接起来,堪称末代清朝难得的高明决策之一,它使得被破坏的秩序得以恢复,同时显著强化了清廷对天山南北地区的管辖,这一举措堪称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。
1955年新疆建立维吾尔自治区,乌鲁木齐成为首府,众多少数民族干部从天山南北聚集此地,他们还带着许多家属一同迁来。
乌鲁木齐的发展步伐持续加快,众多大学开始向新疆各区域扩展招生,许多学子完成学业后选择在当地就业。
西部发展计划推行以来,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价值再次展现,更担当起中国面向西方拓展的门户角色。
众多中亚商贾决定在乌鲁木齐安家,他们先后抵达此地并扎根,他们的到来也促进了文化的兴盛,让乌鲁木齐发展成一座国际性大都市。
岁月流转,那段令人难堪的过往已然消逝,各个城市都在奋力开拓未来。
伊犁设立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,首府设在伊宁市,虽然历史上的军事行政中心作用不再,但该地的政治分量目前依然很重,伊宁的进步势头十分迅猛,未来潜力巨大。
近些年,中国经济实现了令人惊叹的进步,沿海地区迅猛发展之后,社会上逐渐形成一种看法:只要新疆稳定发展,中国的强大就必定不可阻挡。
热点资讯
- 盛趣游戏《庆余年》手游获2019CGDA游戏制作团队大奖
- 爱情漩涡,如何挣脱“爱的黑洞”?
- 网友怕小莎绕地球三圈找不到地址,最后把外卖全吃了!
- 网传50万日本人来华养老?山东康养集团:纯属假的!
- 小说:LOL菜鸟逆袭成大神?靠的不只是技术,还有这头脑!
- 保加利亚拒绝中国高铁选西班牙合作,如今项目陷入僵局,后续进展
- 去成都发现,crocs洞洞鞋不兴了,满大街都是“芭蕾舞鞋”,
- BB/T 0018 玻璃瓶耐热冲击试验仪 保障葡萄酒瓶质量
- 北京大兴北臧村镇举办诗歌朗诵接力大会,传承诗意文化
- Ctrl+C/V高效办公技巧:速存这5个实用快捷键,工作效率